近年来,抗糖、降糖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那血糖低了是好事吗?医院的专家提醒您,低血糖比你想像中要危险的多!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低血糖都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低血糖。
低血糖的标准是什么
怎么才算低血糖呢?有什么诊断标准吗?专家表示,血糖2.8mmol/L,糖尿病患者3.9mmol/L就属于低血糖。
低血糖的症状及危害
低血糖可导致多种不适,比如心悸、焦虑、出汗、头晕、手抖、饥饿感等,严重者可出现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昏迷等。
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者其他非典型症状,有些患者低血糖时可无明显症状,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有些患者屡发低血糖后,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的严重危害:
1.认知障碍。
慢性低血糖会加剧大脑缺血,导致反应迟钝、智力下降、老年性痴呆。
2.脑细胞损伤。
急性低血糖昏迷持续超过6小时,会造成不可逆性损害。
3.心血管疾病。
低血糖可导致心率加快、脉压增加、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4.影响肾功。
血糖急性下降可降低肾血流,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死亡率。5.视网膜损害。
低血糖显著减少玻璃体中葡萄糖的水平,加重视网膜缺血损害,可出现眼压突然下降,引起动脉破裂出血。
低血糖产生的病因有哪些
低血糖的病因,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01
糖类食物摄入不足。有些年轻人不规律的饮食,早餐或者午餐等节食、不吃饭,为了减肥过度控制饮食,没有碳水化物之后,血糖没有供应,可能出现低血糖。
长期饥饿的患者;消化系统疾病,导致吸收不良;急性胃肠炎大量腹泻;还可以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肿瘤患者长期营养不良,均可能引起低血糖。
02
胰岛素分泌过多。如胰岛素瘤、胰岛细胞弥漫性增生、癌性低血糖等。
03
药物性低血糖。过量使用胰岛素,和磺脲类降糖药物用量过大,也可引起低血糖。
低血糖是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一种常见的不良事件,有这么一句话,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良好血糖控制带来的益处,提示在治疗过程中,预防和避免低血糖很重要。
04
低血糖还可见于先天性代谢紊乱,和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
05
空腹大量饮酒,也可导致低血糖症。
如何预防低血糖
正常人很少会出现低血糖,出现低血糖时症状也不会特别明显,及时进餐就可以纠正。
如果因为过度节食引起低血糖发作,建议规律饮食,均衡营养,避免过度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如果出现反复发作的严重低血糖,医院就诊寻找病因及时治疗。
对于应用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
1、低血糖教育低血糖教育是预防和治疗低血糖的重要措施,应该对患者进行充分的低血糖教育,特别是接受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治疗的患者,让患者可以正确识别低血糖。2、定时定量进食未按时进食或者进食量过少,会出现低血糖。所以要规律进食,如果进餐量减少,可以适当减少降糖药的剂量,避免低血糖。3、如果患者出现胃肠道病变,发生呕吐、腹泻,机体能量摄入减少,需要及时治疗并调整降糖药的剂量,同时加强血糖监测。4、避免酒精摄入和空腹饮酒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应避免酒精摄入和空腹饮酒。5、避免过量运动根据病情和身体素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选择进餐后1-2个小时之间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选择有氧运动或者抗阻运动,避免超强运动。6、反复低血糖的患者,调整治疗方案,尽可能选择低血糖风险低的药物。7、避免血糖控制目标过严严格的血糖控制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并且严重低血糖可能与患者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因此对于有低血糖尤其是严重低血糖或反复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除调整治疗方案外还应该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来源: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