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到底是什么?
脑卒中的定义为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局部脑功能障碍,其临床症候持续超过24小时。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占卒中的85%。
如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症候持续时间<24小时,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出血性卒中是因脑血管出血所致,出血性卒中占卒中的15%。
据统计全世界25岁以上人口中,每4人中就有1人会发生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致残。
卒中高居我国居民死因首位,全国每年死于卒中的患者高达万。
75%的卒中幸存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残疾等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
卒中虽可怕
但大多数可防可治
在脑卒中的防治中,90%以上的卒中是可以通过控制以下危险因素预防的。积极避免及治疗可控的危险因素,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1.高血压2.高血脂3.心脏病4.糖尿病5.吸烟、酗酒6.体力活动减少、肥胖7.心理压力过大8.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9.不良饮食习惯、口服避孕药、滥用药物、感染、血液病、高血粘度等也与脑卒中有关。对卒中患者来说
时间就是生命
我们的大脑细胞非常娇嫩:
发生卒中后,每分钟大约有万个脑细胞死亡,脑组织及其所支配的运动、语言、认知及情感等多个功能也将同步逐渐丧失。
当大脑缺血超过3小时,脑细胞将会出现不可逆性损害:残疾,昏迷,植物人……只有分秒必争才能降低脑部的损伤!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
卒中有哪些征兆
1、突然出现一侧头面部、手脚麻木的现象;
2、突然走路不稳、感觉头部眩晕(警惕后循环中风);
3、突然视物模糊、出现黑朦、偏盲、复视;
4、突然说不清楚话、流口水、口角歪斜;
5、突然失语,讲不出话或者听不懂话;
6、突然剧烈头痛;
7、突然感觉身体无力、活动不灵便;
8、突然昏迷,难以唤醒。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
可能意味着出现卒中,
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
应该立即拨打求助!
急救车到达前,
应该怎样做?
01尽量让病人躺平,仰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呛咳或窒息,松开衣领领扣,保持呼吸道通畅。02切记盲目给病人喂水、饮料或药物,以免延误病情。03注意记录好发作时间,不要自行转运。04不要拖、拉、背、扛患者。时间窗内开展有效治疗
一旦发生脑卒中,需要尽快到最近的卒中中心和脑卒医院等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救治。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佳时机称为时间窗。目前的静脉溶栓时间窗为起病4.5小时内。在时间窗内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及血管内治疗(取栓)等方案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溶栓治疗
通过溶栓药物把堵在脑血管里的血栓溶解掉,使闭塞的血管再通,及时恢复供血,减少缺血脑组织坏死。
取栓治疗
针对颅内大血管闭塞。通过导管经血管内到达闭塞部位,使用特殊的取栓装置将血栓取出,恢复闭塞部位血流。
取栓治疗的最佳时间为发病6小时以内,部分患者可延长至24小时以内。
手术/介入/药物治疗
急性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一旦确诊,往往需要积极寻找并尽可能消除病因,同时进行降颅压治疗,必要时需急诊手术,其中因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急诊行动脉瘤栓塞治疗。
卒中复发猛如虎
预防是关键
一、控制"三高"1高血压:严格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合理选择降压药物,缓慢降压,定期监测血压。
2高血糖:严格饮食控制,适量运动,积极药物治疗,定期监测血糖。
3高血脂:重视并采用生活方式治疗,对既往有卒中或冠心病史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二、药物治疗控制卒中危险因素为预防卒中复发,血压应长期控制在/90mmHg,低密度脂蛋白应长期控制在1.8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
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每天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合理饮食,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低脂乳制品、谷类、鱼、豆类、禽和瘦肉等,同时降低盐的摄入量,每天少于6克。保持大便通畅、情绪平稳,防止过度疲劳。
对于有既往病史的脑卒中患者
千万不能省去
定期到专科门诊复诊这一环
联系方式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