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没有什么是不能靠梭哈解决的
TUhjnbcbe - 2022/2/19 13:28:00

华中科技大学Nobody(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一个高考语文分数没物理分数高的蒟蒻(其实语文不好可能也就像我这样了)所以不要期待我写文章写的文采有多好嘿嘿嘿~)

01

前言

依稀记得高中晚自习的时候,做完作业,偷偷拿出《我们大多数》来看上面的故事是一件非常享(mo)受(yu)的事情。学长学姐们的文笔都很好,经常就让我忘记了时间,一不小心两节晚自习就下课了(然后又没刷题…哭了/)。可惜我没有那么好的文笔,也没有那么多的可以打动你们的地方。所以只有当你有闲暇时间的时候,再看看我这一篇文章吧,哪怕对你有一点点的启发或者是打动,我觉得我写这一篇文章也是值得的。

这篇文章,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分类。我个人的观点,它属于我对自我的一个剖析,也属于我对高中生活画上的最后一个句号。它既夹杂着一些学习经验的分享,又夹杂着我对七高的回忆,甚至还有我在你们这个时候的对高考甚至人生的一些哲学思考……所以,层次不清、逻辑混乱是这一篇文章的一大特色。如有用词不当之处,敬请见谅~

我个人觉得,我高中的经历还是算很特殊的,我觉得你在我身上可以找到你们的影子。

一切的一切,还是要从初升高那一段可能不是特别成功的感情说起。

不想在这篇文章里面说太多,所以简短一点,因为我的原因造成了那一次雨夜里的分手。后面的一段时间我都很痛苦,整天睡不着觉,每天都在自责。补习班也听不进去。觉得那一段时间挺自闭的。后面也尝试着去复合,但是她也没了回音。

我承认,我是一个很好强的人。所以想证明给她看她没有选择我是她的错误。当我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正值年七高报道。入校过后,仗着自己提前学过,在入学考试里面骗到了年级10多名的成绩。选择了信息竞赛,并把自己可与的很多时间都投入到其中。(看起来是认真学事实上只是在摸鱼)而且那个时候我对数学和物理非常感兴趣,就投入了大量时间刷题(事实上也是用刷题满页全对的欣喜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所以数学和物理会比较好一点,而英语、语文、化学、生物就一败涂地,相当于没有学过一样。那个时候物理考试还比较难,所以分能拉的开差距。但是吧,高一的成绩连续下滑一遍又一遍地提醒着我:你该管一管其他的几个科目了…

那个时候我想事情还是蛮多的,感觉整个人也不是非常静得下心来学习,每天考虑一些哲学问题(比如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为什么要活着?我未来会干一些什么事情?)等等等等。那个时候我还跟我们数学老师探讨着一些问题,最终自己觉得其实人生根本没什么意义,意义是人给某件事物赋予的,所以,我觉得,我对我人生意义的认识就是——开心就好。

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觉得就是人生的最大追求了。那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学习?我觉得现在的学习是让我们具有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能力。所以,我们现在还是要努力的学习。

尽管说可能看着这一篇文章的你觉得这一些思考是“闲着没事儿做的胡思乱想”,但是我想说,反而是这一些的玄学思考极大的促进了我之后的学习,甚至让我高考能够正常发挥。

02

高二

想清楚这一些道理,已经是高二了。

高二的时间还是非常繁忙的。在退出信息学竞赛的课程之后,我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自己薄弱的内容、又因为我在初中的时候会一些时间安排,所以就做了几张时间安排表。这几张时间安排表是我从年级多名走向年级前四十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的话,个人建议大家如果觉得自己时间安排非常迷茫的话,可以写一张自己的安排,方便规划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可以配合“趁早时间效率本”进行食用,效果更佳(TimeTable是每天的哪些时间段应该做些什么事情,效率本精确到每天该做啥,早上可以拿十多分钟规划一下今天要完成出了学校安排之外的哪些事情需要处理并排出优先级,和Timetable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让一天时间安排的更合理)

关于高二上的记忆不算特别多,只记得自己从特优生班落下来之后又上去了,颇具喜剧。

紧接着就是高二下,印象最深的就是网课的学(mo)习(yu)时光。疫情在前,我们停课不停学,在QQ上开网课进行学习。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电脑,打卡完毕,继续学(shui)习(jiao),然后上课的时候也常常是多线程同时进行,以至于自己导数、生物选修学了跟没学一个样。但是,也就在那个时间段,我接触到了很多网上的学习的资料,which让我的化学重获新生。也知道了总结口诀,背诵口诀的实用性以及重要性,选三分数也就随之上升(好像考过99来着)。

接下来就给小伙伴们一些口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金属晶体记忆:

八角六面ABC、面心立方Cu、Ag、Au(正方体,八角六面,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斜线一点非中心,六方ABTi、Mg、Zn(六方最密堆积,hcp,中间那个原子不是体心)

空间利用两相同,12配位紧相邻(八角六面和六方,空间利用相同,且12配位)

2.(电子填充规则)

能量填最低,泡利不搞基,洪特头对齐。

(还有很多其他总结的,但是现在手边没资料,没办法找到)

03高三

时间就不知不觉的到了高三。依稀记得当时从芙蓉书院搬到墨池书院的心情,和刚刚进入高中的我的心情一样,是如此的激动、紧张和不安。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是如此的平常:补习班、作业、错题之间循环,以至于我无法回忆起那一段时间我到底收获了哪些东西…但是可能这也就叫做耕耘吧,只有你抱着春耕秋收的信念,埋头苦干,才能真正的得到收获。

高三的开头总是让人非常迷茫。更紧的学习节奏,每天做不完的题目和卷子,每周至少一次的理综…依稀记得当时第一次理综好像考得很差来着(但是我忘了分数是多少(所以真的每一次的理综都不必过于认真对待,高考考完基本就得阿兹海默症,啥都忘了)。

但是不得不提的是,我们的学长们给我们准备了几本书《我们大多数》、《情系母校》(TsingHua、Peking),当时的我还把它们当成故事书阅读(就像现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们/doge),但是我把它们带回家后,我妈妈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于是就有了我高三的整体节奏和高考节奏跟着TsingHua的情系母校上面的文章走,最后考的还蛮不错的结果。)

然后我就按照清华大学的狄域新学长的《练题与总结的辨证观》上面所列出的“第二部分宏观把握:高三总体规划”来规划了自己的高三学习(其实按着做就完了)。所以就有了在学科网上疯狂找卷子刷(一共下来也差不多套卷子)的经历。

刷不完咋办?

找(ting)时(ke)间(hui)啊(jia)~

我停课全部都在高三。第一次是去水了个物理竞赛二等奖,第二次是去清华机测(不得不说是一次很好的、去林荫校区玩耍的机会),第三次到第n次是以各种理由请假回家休(shua)养(juan)身(zi)心~

一诊、二诊、三诊模拟之前我都停课回家了至少一周,重新做错题和刷卷子,高考考前也停课了两个星期吧,回家疯狂刷错题。

在这里说一下错题本、错因本、草稿本的重要性。

引用一句名言:历史不会重复,但是会押韵。

如果你发现自己错的题和之前的很像,那么你应该重视错题本和错因本了。完全不用做的那么精美,只需用喵喵机打印出来错题粘贴到错题本上,每道题下面留一些空白,隔一个月就重做,错题继续重做,直到连续两次能够正确为止。每道题都自己积累下错因,不能写什么计算失误(大哥,你这是做给自己高考考前复习看的)。

草稿本依旧很重要,建议各位在草稿本上工工整整的打草稿,每道题写得就像它是一道大题一样工整(当然,如果你没有因为在草稿纸上看错/抄错/加错从而导致自己失分的经历完全可以忽视这一点。)尽管说刚开始的时候时间确实会比草着打慢一些,但是这个正确率属实很高(反正高二上的时候这样做数学成绩能+)。

永远记住,你的分数=Σ时间*单位时间得分率。你是想一次做完正确率98%+/还是在一堆题中debug?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行百里路半九十,做数学,心一定不能急躁。这样还有一个优点,你可以在知道自己哪道题错了之后很快的去知道哪个点算错了(因为草稿分了类)。而且,比如有一道题你狂算一通,结果发现根本答案不在ABCD之间。你反而会做二次/三次重复的计算(你心难道不会痛吗),反而没有工整打草稿做的快(真正熟练了之后,你做题速度反而比乱打草稿更快,亲测有效)。最后,知道草稿上哪个点错了之后,把这一张草稿纸撕下来,错误的地方用荧光标记,做成小册子(这就是你的bug常出之处),以供高考考前复习

最终,在高考之前,把错题本反复做,考前拿着草稿本(每一张都有你打错草稿的地方)反复看,高考就大概率不会出什么问题。

------------------------分割线--------------------------------------------

高三的寒假,除了出去祭拜了一天,其他的时间都是每天7套卷子左右+debug(当时是刷完了近3年的所有地方的英语卷子,包括浙江、江苏..的,花不了多少时间,也就几天就没了),整体也是蛮充实的,时间规划如下:

关于高三下,也没什么非常深刻的记忆,无非也就是日复一日的刷题~

04高考

有必要说一下梦幻的高考经历

考前一天,坐着学校的车翘一下午的课去石室天府看考场,蛮激动的(毕竟第二天就要在这里rushb),听了听力,发现自己桌子上面有划痕/桌子能够晃动(这个时候一定一定要跟老师说,让他更换座位/给你东西垫在桌子下面,老师是跟你同一条战线的,都想保障每一个考生能顺利完成这场考试!!所以不要胆怯,自己把自己弄的不舒服就麻烦了),做了个消防演习,就回学校了。(时间还蛮早的)

那天下午放学过后,我跟妈妈去了锦城湖绕着胡转了一大圈,聊了很多,包括考炸之后的处理方案,对未来的想法(doge)。其实主要是出去走一走,缓解一下压力,放松自己,迎接第二天的考试。(4hspent)

第二天,进了考场。

第一场语文个人觉得蛮简单(?)的,作文之前也准备过,直接rushb,整篇文章套了上去,其他有些不清楚的地方也没咋管。语文考完,我是第一个跑出来的(很喜感对吗?语文是我考的最差的)老师甚至问我考得咋样,我说还行(就喵儿的很离谱)

第二场数学,做完了差不多还剩半个小时检查(解析几何第一遍没做出来,第二遍疯狂搞事情写过程,最后还是做出来了)。选择题配平,填空题最后一题日常检查,没问题。但是在最后十分钟,把导数的bug发现了,于是手抖着把它debug了。最后补充一句,实在做不出来不如写(gao)过(wei)程(zheng),说不定就能拿到分呢?(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第三场理综,生物化学选择题还好,套口诀做得蛮快的满顺畅的,然后物理给我当头一棒(什么出题人),选择题已经蚌埠住了,谁说选择题不可能考大计算来着…?

21题考前跟cp讨论过,没看题直接选的答案

接着就是实验题,你敢信今年sinα=0.34,cosα=0.94?真就出现在实验题里面,还有第二道实验题计算难度陡增,让我差点崩溃,以至于两个大题的最后一个问,第一遍都放弃了。然后选修题看到写波函数又给我当头一棒(我就梭哈*他不可能考波函数),双耳嗡嗡作响…

不得不说,那一刻是我最无助的。

但是也只有自己能够救赎自己。

你会感受到孤独,绝望,但这就是常态,是你成人之后的常态。

这些道理,就是我在做完物理,做化学的这一道题所顿悟的。

既然如此,这一手牌都如此烂了,不如梭哈一把。

不如梭哈一把。

所以,我很快的做完了生物和化学,甚至在物理已经远远超时的情况下从化学生物里面抽出半个小时重做物理。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自己。我很庆幸,自己梭哈了一把。

这半个小时,我把物理所有的bug都debug了,所有没做的题都做出来了。

因为我觉得我可以做出来,因为,这场考试,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可以牵挂了,因为,我把它当作了自己的舞台。

因为我突然明白了,这一切仿佛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又有什么特殊的力量牵引着我,向那一束光走去。

那一刻,我的情感爆发了,一切的低落、痛苦、绝望都喷发出来,以至于自己的眼中竟然含着泪水…

大不了复读,再来一年又能如何?

然后物理就只扣了波函数过程分(3分过程分我恨啊,让我高考物理没满分,我好菜,化学没上95…)

紧接着英语吧,还好,没有太大的感觉,也就最后五分钟简短的回忆了一下自己的高中和高考的时光,满感慨的

最后分数也挺惊讶的,我家长给我估分是~,结果+,数学也能冲到蛮开心的(但是语文分数物理分数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这篇文章的回忆的事情已经结束了,接下来,有一些话还想对你们说,也算是过去的自己说话了

05经验

1.不要:想太多,做太少

我还有希望吗?

怕结果不好,反而不敢开始;

生怕浪费一点时间,奢求“完美计划”;

反而浪费了很多时间找计划;

很多事情根本不存在最优解。

2.不要:用力过猛,不了了之

一个赞就是一套试卷;

一周内肝完50组文言文;

通宵两周,把欠的债都补回来;

然而最后全部做了一两天就放弃。

3.关于:计划与行动

没有完美的计划;

没有最优的解法;

没有开始注定没有结局。

4.关于时间平衡

学科vs学科;

学科内部;

(在校vs网课)

听课vs练习。

5.关于:“情绪管理”——替代式攻击

替代式攻击——我又不能怪自己,所以我得攻击别人(我总得怪谁);

焦虑,卑微,迷茫,假自嘲(稍微说认真一点,就不会好好说话);

说白了是焦虑无法缓解;

为啥焦虑?好多活没干!——那就干啊,干完了就不焦虑了。

解决焦虑最好的方法是行动;

但是有一点,你要接受自己的负面情态,接受自己的失败,允许自己的自卑、迷茫。如果不允许,从不允许而引发的焦虑会比原来的大无数倍。(很多人的大焦虑里面,很大一部分都是对焦虑的焦虑。)

鉴别是否真正接纳——你是在表达情绪还是用情绪表达?

6.关于:情绪管理——“死线(ddl)心态”

很多人把高考比作一个墙,寻思怎么把它撞破;

但是它其实是一扇门,是你在年6月7/8日要走过去打开的一扇门。

它只是你时间当中的一个通道,你穿过它,你接下来会有更广阔、更灿烂的生活;

我们现在要做的每一点准备,事实上是为了更好的打开这扇门,更好的让这次机会更有价值。

它不是你要撞破的墙,不是摆在面前要突破的难关,不是你天生要去完成的一次任务;

高考事实上是一个开始,请你把它当作一次机会看待,不要当作一个有最后期限的任务看待。

7.“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很多人谈到困境,都想到困于此地、此时、此人。

但是困境,很多都是困于时间;

时间是一个隧道,是一个通道,我们走过去才会有下一段;

高考不是终点,不是ddl,不是矗立在那里的墙,而是你要推开的门。所有你觉得的人生的困境,当你有了时间视角之后你会豁达很多。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下”是一个很动态的过程,直接把路给展开,不受限于原来的坐标系

你以为人生就是一条道路一直往前?

但事实上你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是一个有高有低的过程

从更高的维度,它可能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关乎自己的,关乎外界的

这不只是一条平坦的路,它有上下,有内外

放在时间维度来说,它更为有趣——我们所生存的这一维度的世界,唯一的真相就是时间。把时间想象成一条路,它是延续的,不可逆的。但是“上下”是一种很有哲思的一种态度。我们只把人生看作一条笔直的线的话,那也太空洞乏味了,我们活的也太不值了。

我们人所能做的,是在“修远”的路上,是在向前的时间线上,体会每一个片刻,体会上上下下的乐趣。因为有了上上下下,它才让我们的路变得不孤单,让我们的时间这一个单向线程更加丰富,才让我们人生,有自己,每一个人活着的意义,每一个人活着的价值

我不希望大家只像老师说的那样看向前方,我希望大家知道、接纳,自己肯定有辉煌的时刻,肯定有抑郁的时刻

只有把“上下”体会的好,我们才能更好的去走这一段通向高考的旅程,我们才会更好的度过我们的时间更好的面对我们的人生

9.推荐一下华科,号森林真的蛮好的。

为什么会叫做号森林?因为绿化超级多,据说砍一棵树都要经过层层审批才可以动工(因为都是前人一颗一颗栽下来的)

最后,以我喜欢的cp老师的文字作为结尾:

一直以来我都在琢磨,像初三、高三这些特殊年级,对于新一代的我们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没有新知识的学习不说,还充满着焦虑和内卷。据统计,届四川省高校录取比例仅为1.5%,货真价实的98.5%的同学考不上,录取率也没高到哪儿去,仅为4.4%,20人当中选拔出一人。也正是看到了这样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魏洪义先生提出,建议取消初三、高三,缩短学制,让学生能够尽早进入大学,步入社会。听到这话,估计很多同学就会想了,我还是个宝宝,怎么就社会了?

确实,一旦我们这么想,我们离社会还挺远的,至少在心里准备上还挺远的。然而细数一下,大一大二是基础课程学习,大三就得确定是继续深造还是去争取实习机会,是不是想想,也没那么远了。

面对未来,曾经的学习经历能带给我们的帮助少之又少。像如何收集信息,如何进行分析,如何做出决策这一系列的事情,很多同学甚至于都没经历过。而高三,正好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能够去进行训练。比如了解各个学科高考考察内容,考察难度,就在考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分析自身学科优劣势,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就是分析能力的体现;比如,当计划遭遇阻碍,学习成长达不到计划效果预期时,是选择继续执行还是果断调整,就是决策能力的体现。当然,在这三项能力之上的更重要的能力是,调整情绪、坚定意志的能力,因为当我们面对每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有一个默认选项,就是放弃。

所以,高三最大的意义,就是坚持到考前最后一分钟,别放弃!性格决定命运,现在的每一个看似很小的决定都将深刻的影响你的性格。塑造更加坚韧的性格,我们终将在时间中获得馈赠。这也让我们要做的一切变得更加简单,走正道,看长远,做时间的朋友。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cp于进阶思维

谢谢学校的各位位老师以及cp、lhy、*哥、陈sir、园长、邢运老师在高中给我的帮助,以及某个高二的小伙伴(现在应该高三了吧)给我写的高考加油祝福贺卡,谢谢你们

大家加油,祝各位高考顺利,都能到自己喜欢的学校。

(如果学弟学妹们想要进一步的交流,可以随时找我哦~)

  Nobody

年11月9日星期二22:43

于华中科技大学沁苑学生公寓

ENDcp老师十年高考教龄扫描添加老师个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没有什么是不能靠梭哈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