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CSATISC)于7月9日—7月1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教授为我们分享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内容。
01神经时讯高血压与痴呆症均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此前一直尚未完全明确血压和认知损伤之间的关系。您和团队历时5年时间,通过大型的临床队列研究,揭示了不同血压特征和认知损伤的关系和潜在的生物学机制。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血压与认知损伤以及AD之间的病理关系。
郁金泰教授高血压还是认知障碍是我们非常关心的两大慢性疾病。研究显示,血压和痴呆的发病风险存在流行病学的关系。我们团队基于我们建立的CABLE队列,探讨了不同的血压特征与认知损伤及AD的发生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从而导致AD的发生。通过研究发现血压与认知及AD病理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年龄特异性:中年时期的高血压显著增加认知损伤风险,而这一作用在老年时期则并不明显。相反,老年时期血压过低似乎对认知及大脑更不利。而高脉压差(收缩压-舒张压)无论是在中年人群还是老年人群中均显著增加认知损伤风险。进一步的分析表明,AD核心的tau蛋白病理改变可能是血压影响认知损伤的关键环节,其作用程度可高达30%。
02神经时讯刚刚您介绍了血压与认知损伤以及AD之间的病理关系,那么请您介绍一下AD已知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哪些呢?郁金泰教授关于AD的危险因素包括不可调控因素和可调控因素。不可调控因素主要有遗传、性别以及年龄等。可调控因素主要有受教育程度、脑血管疾病、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精神压力等。我们团队于年在BMJ子刊上发表了AD相关的36个可调控危险因素研究。这项研究发表后在国际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也被美国时代周刊、CNN等多家媒体报道。以前大家都认为AD是不可以防、不可控的,我们的研究无疑是给了大家打了一针“强心剂”,告诉大家AD和其他慢病一样,存在很多可调控的危险因素。
03神经时讯对于这种可调控的因素我们应怎样去预防呢?郁金泰教授例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都有相关的基于循证的预防指南,AD既然是常见慢病,也存在这么多的可调控危险因素。对于怎么预防?我们基于现有的临床证据,用循证医学的策略,制定了基于循证医学的AD预防指南。通过大量的研究,最后形成了21条推荐意见,其中19条是一级推荐,用来预防AD,有2条建议明确不能预防AD。(具体建议,小编整理如下,请详见表1)
表1AD预防指南:21条临床建议
04神经时讯目前AD已成为全球第5位死亡原因的疾病,多数国家已上升至第3位,那么目前对于AD的研究有哪些进展呢?
郁金泰教授随着人口的老龄化,AD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且社会负担越来越重,所以受到各个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