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种大脑渐行退化的过程,主要特征是大脑逐步恶化,明显的记忆力丧失,语言表达能力异常,性格改变,认知功能变差,无法自理生活等。
AD目前没有药物可以治愈,但是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延缓大脑渐行退化的过程。早发现早治疗的关键在于有效的沟通。以下是沟通过程中可能会听到的名词,了解后能更好地交谈与有效沟通。
“症状表现”
症状指的是疾病的外在表现,一般都是明显可察的。阿尔茨海默症常见的症状表现包括:
1、记忆力丧失。2、语言能力变差。3、失去空间立体感及方向感。4、性格改变。5、认知功能(判断、执行能力)障碍。
"风险因子"
虽然医学上无法明确说出什么导致AD,但是发现某些因素存在,则AD发病率会增高,因此称这些因素为风险因子。已知的AD风险因子包括:
1、年龄:年岁大是首要危险因素,大约每增加4.5岁,发病率就增加一倍,85岁以上的老人约一半都患有痴呆症。
2、家族史:约40%的患者近亲中有AD发生,这类是早发性的,发病在45-60岁之间,早发性AD占所有AD的比率很低。
3、头部受伤:可能是由于受伤造成脑细胞丧失或加速老化斑块的形成。
4、其他:女性、教育水平低、或有些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心衰竭、中风等。
”简易认知功能检测量表“
认知功能检查目的是检查病人的理解力、记忆力、定向力、语言能力及日常生活功能等。
目前最常用的还是MMSE(简易认知功能检测量表),对筛检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非常方便,总分30分,若低于24分表示有老年痴呆的可能。
MMSE唯一的缺点就是对未受教育的老年人不能测,而对极轻微的痴呆症也不太灵敏。
“诊断标准”
除了认知功能的检查之外,医师可以根据一套诊断标准,其准确度达90%。也就是如果患者出现下列所有,那么有很高的机率是AD:
1、发病年龄从40至90岁,大多数在65岁以后。
2、缓慢进行的病情,且逐渐恶化(6个月以上)。
3、记忆力丧失加上至少两种认知功能异常,并且影响日常生活功能。
4、由完整的测验可检查出来,如简易心智功能检查表(MMSE)。
5、排除其他生理及精神疾病的可能之后。
“排除因素”
上述的诊断中的5是排除项目。也就是在确诊AD之前,必须排除一些非AD的认知干扰因素。
这些干扰的因素有:电解质不平衡、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贫血等所造成的认知障碍。
另外要注意排除忧郁症。忧郁症病人会表现出某些认知上的困难,很像阿尔茨海默症,所以称为假性痴呆。
有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会影响认知功能,尤其老年人常同时服用各种药物,药物间交互作用更为复杂。例如一些镇静剂、止痛剂、类固醇、降血压药、强心剂等。医师在问诊时也会提及,询问疑似的患者是否正在服用。
“疾病进程”
根据症状出现的先后及严重程度,一般将阿尔茨海默症分为三个阶段早中晚期,病情是也是每况愈下。从不好到严重的过程,称为进程,这个进程是单方向的,不可逆的。
早期AD
早期的症状以记忆力减退为。
病人对刚发生的事,刚说过的话可能还记得,但是近期记忆则不完整,如数小时前吃过晚餐,几天前去郊游等。这时病人会重复问同一问题,有时一天内问十几次。
语言方面出现叫不出东西正确名称的情形,讲到某件物品时会以“这个、这个……那个、那个”来代替,对别人说话或文章中较长的句子渐听不懂。
空间立体感变差,不会玩魔术方块或积木,画不出或看不懂立体的图样。
病人自已对以上的症状会显得忧虑,所以早期的阿尔茨海默症很容易被误诊为忧郁症。
中期AD
记忆力越来越差,连刚说过的话忘记,即使给他提示也想不起来。
语言问题也越严重,出现言语错乱的情形,病人因讲不出正确名称而以其他字或自己编造的字来取代;喃喃自语,经常重复同一句话。
病人的日常生活因立体感和方向感变差而发生困难,如无法穿好衣服,在自家附近街道会迷失等,这时不可让他开车或独自出门。
基本性格尚未改变,但会变得不在乎,不愿受约束,有时会有行为上的问题,出现幻想(Delusions)。
病人爱闹情绪,显得孩子气。认知功能最先变差的是计算力,简易的加减也会算错。
病人对熟悉的家人或亲友变得不认识,甚至镜中的自己都不认得了。
晚期AD
病人的记忆力及认知功能几乎完全丧失。
病人不讲话、或是不断说些听不懂的单字,整天呆着不想动。
前两期还保有的运动功能也变差了,肌肉关节僵硬;大小便失禁;吞咽困难,营养不良而体重减轻。
因病人不活动,吃东西容易呛到,小便蓄积又失禁,常造成肺炎或尿路感染而送医。
“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就是在症状还没完全出现前,就进行治疗。脑脊液检查是早期干预的第一步。
脑脊液检查是一种生化检查,它通过检测脑脊液中的两种蛋白(Aβ和tau蛋白)的水平高低,用于在没有症状之前就诊断AD。脑脊液检查为AD的早期干预提供可能。
但是,由于脑脊液检查的有创性以及价格昂贵,并且各项检测值的界限还有待确定,所以在临床上并没有得到普遍应用。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AD的重要手段,包括CT、MRI和PET。
CT一般用于观察整体部位的脑萎缩,脑沟增宽,脑回变大和脑室扩大。
MRI主要用于观察双侧的颞叶和海马部位的萎缩。
PET是用于检测神经突触(神经元的一部分)的活性,与脑中淀粉样蛋白沉积严重程度。
痴呆症与阿尔茨海默症
痴呆症与阿尔茨海默症不应该混为一谈,医师可能会为了缩短诊疗时间,不刻意去区分它们,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它们的不同。
痴呆症中最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症,约占所有痴呆症的一半。除了阿尔茨海默症之外,其它还有血管性痴呆、FTD(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等。
血管性痴呆:常常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是脑卒中,其疾病进展比AD快。
FTD(额颞叶)痴呆:比较罕见。病人的情感失控、冲动,表现出不适当的行为或失格的举止,偶尔会把东西放进口里。
路易体痴呆:出现视幻觉、波动性(时好时坏的)认知功能障碍,容易跌倒。另外也有注意力、警觉异常的问题。
不同的痴呆症,治疗的策略不同。只要到专业的门诊就可以获得正确的诊断。
AD常伴有行为异常和精神方面的BPSD周边症状,然而并没有药物获批用于治疗AD患者的BPSD周边症状。例如最近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右美沙芬-奎尼丁有助于减轻AD患者的躁动症状,但跌倒、头晕和腹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虽然有些医生会为患者开具标签外用药,但大多数临床试验尚未发现对AD相关精神症状有明显改善的药物,因此建议使用非药物干预作为初始治疗。
用药时定期评估以确定是否可以减量或停药,特别是如果患者对治疗无反应或痴呆已经进展时,对于患者的行为和精神问题,可以选择无*副作用的非药物疗法(日本河野疗法及日本OTC药物手册中建议使用智之素)。
日本的老年病医学专家在阿尔茨海默症的预防与治疗领域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目前许多研究成果都走在了世界医学领域的前列。
年,日本和歌山大学开展米糠提取物的研究,医学专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