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认为,癌症是人类健康最难摆脱的敌人。
而事实上,比癌症更让人产生畏惧的是,全球排名第二、中国排名第一的死亡原因是,冬季高发且“防不胜防”的它——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中风”。
冬季昼夜温差逐步变大、人体的新陈代谢减慢、人体抵抗力下降,这些都成为脑血管病发病的诱因。一个看起来很“健康”的人,可能转眼就会意想不到地因为脑卒中瘫痪甚至死亡。
脑卒中,特点是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
大脑是我们身体一切指令的发号地。一旦通往大脑的血管发生了意外,就极有可能中风,严重者可直接导致死亡!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种“防不胜防”的疾病。
什么是脑卒中?
急性脑血管病
又称脑卒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是由于脑血管堵塞或破裂引起脑梗死或脑出血的一种临床急症,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70%以上。
一旦发生脑卒中,将对患者脑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给患者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
脑卒中早期的一些征兆
1.突发的视物模糊,可单眼也可双眼,常伴有眩晕或视物重影。
2.突发的言语不利、口齿不清,也可能口角流涎。
3.突发肢体不利,一侧手脚发麻、脸部发麻,也可能一侧肢体痿软无力,行走及握物不稳。
4.一过性的意识障碍,反应迟钝。
5.突发的眩晕或剧烈头痛,伴有恶心甚至呕吐、心慌汗出等。
三个简单步骤判断是否脑卒中
如有以上症状出现,医院就诊。脑卒中的治疗时间代表了一切。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预后越佳,后遗症状越轻。一旦发现,及时拨打送医院,不要医院,以免途中出现意外,束手无策,延误病情。
脑卒中可防可治
幸运的是,脑血管病是一类可防可控的疾病。只要积极避免危险因素,适当改变一些生活方式和习惯,就可以将脑血管病的风险降至最低。
01
远离“三高”
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
高血压: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就会增加30%。所以,不要以为无症状就不用管理,不用测血压,不用复诊或体检。我们应当充分重视血压,30岁以上者每年应至少测量血压一次。
高血脂:血脂异常者分为低中、高、极高危,其LDL-C目标值分别为小于3.4、2.6、1.8mmol/L。
高血糖:应首先控制饮食,加强身体活动,血糖控制目标是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0%。
02
合理膳食,规律生活
不熬夜,保障充足睡眠,保证生物钟节律正常;
每日饮食种类应多样化,采用包括全谷、杂豆、薯类、水果、蔬菜和奶制品及总脂肪和饱和脂肪含量较低的均衡食谱;
建议降低钠摄入量和增加钾摄入量,食盐摄入量每天不大于6g;
增加水果、蔬菜和各种各样奶制品的摄入,摄入新鲜蔬菜~g、水果~g、适量鱼、禽、蛋和瘦肉,控制糖摄入。
03
减重、适量运动
缺乏体育锻炼及超重是脑血管疾病的第三类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体质量指数(BMI)每增加一个单位,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6%。
我们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来降低卒中风险。建议老年人、卒中高危人群应进行最大运动负荷检测后,制订个体化运动处方进行锻炼。健康成人每周应至少有3~4次,每次至少持续40分钟中等或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04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是脑血管病的第二类重要危险因素。
吸烟:吸烟可使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90%,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增加近2倍。被动吸烟同样增加脑血管病的风险。吸烟者应戒烟,不吸烟者应避免被动吸烟;
饮酒:饮酒者应减少酒精摄入量或戒酒。饮酒量应适度,成年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5g,女性不应超过15g。
05
保持良好心态
要保持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将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这些有助于个体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状态。
发生脑卒中怎么办?
当然是——送医院!
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的4.5小时内是治疗的*金时间,如果没有在这个*金救援时间内得到治疗,有可能造成患者落下残疾,甚至死亡!
脑卒中可防可控!希望每一个人都从健康生活开始远离脑卒中!监制
韩燕
审核
杨波
编辑
苏莉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