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健康讲堂重症医学科的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TUhjnbcbe - 2022/4/18 16:40:00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比较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爱生命爱健康

生命活水健康讲堂

(本期节目完整视频)

重症医学科也称ICU,又称加强治疗病房或者重症监护病房,在很多人眼中,ICU都是神秘甚至有点可怕的,认为里面使用各种高精尖仪器设备,患者一旦进入ICU就意味着生命垂危甚至九死一生。医院是捍卫人们生命和健康的保障,那么ICU就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到底ICU是怎样救治患者的?ICU医生又有怎样的工作?今天我们邀请到了生命活水医疗集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徐方林带您揭开ICU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ICU呢?

ICU是intensivecareunit的简称,简单来说就是将危重病人集中管理的病房,配有专业医护人员及先进的医疗监测设备和治疗手段,是以专职医务人员为主体,这是与专科病房的监护室病房区别的地方,后者是以护理为主体。ICU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医院的压舱石,ICU病房稳住了,其他病房才敢放心收病人。医院分综合ICU和各种专科ICU。

ICU目前在咱们国家开展了多长时间呢?

最早关于ICU的设想是年,南丁格尔提出术后病人应放在一个特定场所进行康复治疗。二战期间,在欧洲的*队中逐步建立起创伤单位,对伤员的救治起到很好的帮助。年,丹麦哥本哈根发生的脊髓灰质炎大流行,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大量死亡,通过使用人工呼吸机治疗后,使患者病死率从87%降至40%以下。医院建立ICU,并激发危重病医学的崛起。上世纪70年代以来,重症医学在美国等医院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从年以后北京、医院创建了“三衰病房“、“集中观察室“等治疗危重病的单元,年在曾宪九教授的指导下,医院陈德昌教授在创立了国内第一张现代意义的ICU病床。年医院正式成立加强医疗科(危重病医学科))。年3月,中国重症医学分会成立。年7月4日,国务院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重症医学为二级学科(.58),年卫生部批准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一级诊疗科目“重症医学科”,代码:28。中国重症医学的发展,是在灾难中和国家重大卫生事件中,不断历练与成长。从年的非典到年的汶川地震,再到天津滨海爆炸……以及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是主力*,对新冠肺炎病人的成功救治作出不可抹灭的贡献。近十年来,我国重症医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临床医学专科之一。医院的ICU成立于年11月26日瑞昌地震当天。

重症监护室ICU有什么特点?

首先ICU的特点主要体现:一是设备高端贵重,各种先进的监护如多参数监护仪、中央监护系统、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重症超声机等和治疗设备比如呼吸机、血滤机、纤支镜、体外膜肺氧合仪(ECMO)等,这些设备都是几十万至多万不等;二是病人病情危重紧急,瞬息万变,抢救需争分夺秒。三是医护人员专业性强,应急处理危急重症能力强,医护人民均要经过严格培训才能胜任此项工作;四是封闭集中管理,无陪护;五不足之处是医疗费用高昂。

ICU为什么费用贵呢?从三个维度来说,第一个维度设备,ICU用于患者的监护和治疗的设备昂贵,并且都是24h持续进行,大多按小时收费的;第二个维度药品,ICU的患者大多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或者严重感染,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品,价格均比较贵,尤其是进口药品,有时因免疫力低下或白蛋白低还需要使用比较昂贵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白蛋白,另外,现在的抢救药品价格比较贵,既往几块钱的药品现在都是几十块一支,举个例子去甲肾上腺素以前两三块钱一支,现在要27元,一个严重脓*性休克的患者估计一天要用20-30支,单这一个药就要-元,这只是一个血管活性药,大多需联合其他的血管活性药来维持血压;第三个维度人力成本,ICU病房医生:床位0.8:1,护理人员:床位2.5-3:1,人力成本高,另外患者的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均是护士完成,医疗服务费用相对专科病房要高很多。

至于风险问题,ICU风险那肯定是非常高的。主要是ICU患者的病情复杂危重多变,常常是呼吸循环衰竭和内环境不稳定、凝血功能障碍、颅高压等常常是合并存在,无法做到精准预防,大多是瞬息万变,措不及防,尤其是老年患者病情变化更快,ICU的治疗就犹如走钢丝,稍不慎就会导致病情的加重。

为什么很多人不想把家属送进ICU?

首先强调患者进入ICU就出不来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很多家属当病人被送进ICU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大的心理阴影,担心患者撒手人寰。其实,从某种层面来说,进ICU相当于进了“保险箱”,因为ICU医院最好的设备、最好的专家、最好的护理,其在ICU的存活率远比大家想象的更高。我们科室现在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指患者每出现一次生命危急情况而被抢救成功就算一次)在92%以上,而危重患者的好转率88%以上。医院ICU抢救成功率更高。

临床工作中的确经常碰到很多家属不想把患者送进ICU抢救的案例。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家属对病情认识不足,不信任医生,认为医生在恐吓他们。其实ICU有收治指征,如果达到入ICU的指征而不到ICU进行早期干预治疗,等到出现严重器官功能衰竭再进ICU,这时抢救所花的费用肯定更高,能够抢救回来的机率更小。比如本次新冠肺炎早期死亡率高,就是未尽早干预。后来ICU的医生介入后,早期进行插管上呼吸机等干预后,患者死亡率明显降低。

二是,经济成本因素,担心在ICU花了高昂的费用最后生命未抢救回来,认为不值;还有一部分人的确是经济困难,无力承担ICU高昂的费用。有时我们也很无助,明明知道是有希望救治的,但家属因经济困难最后选择放弃治疗,非常可惜。

三是,亲情和病情的关系认识,很多时候病情已经很危重,需要住ICU,但家属考虑到ICU不能陪伴就拒绝了,错失了抢救机会。对于这类危重患者到底该以病情为主还是以亲情为主,的确也让部分家属很为难,很难抉择。估计大多数人还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所致,认为患者走的时候晚辈应该守在旁边。

哪些情况下是需要收治到ICU里的呢?

这要看是什么样的ICU,综合ICU是各种各样的危重患者均收治,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各种原因的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各种重症感染、严重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急性重度中*、脑卒中、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救治等等,而专科的ICU只收相应专科的危重症病人。

适应症:

1.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3.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患者;

4.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ICU的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的收治范围。

ICU为什么限制探视?

这个问题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也是部分家属不让亲人住ICU的原因。我们也知道限制探视对大多数人来说难以接受,但为了患者早日康复,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我们只能这样做。限制探视的原因,从下面两个维度来讲:环境维度,一是ICU的患者大多免疫力低下,容易被感染,为了保证ICU的室内空气净化,防止交叉感染,减少人员流动是很重要的。二是如果家属在ICU病房必然对很多治疗措施不理解,总是询问医护人员,必然会耽搁医护人员工作,有时可能还会阻碍危重患者的抢救。三是患者家属看见自己的亲人满身是管子、病情危重哭闹会影响自己的亲人和其他患者的康复治疗。四是,ICU有严格的噪声分贝要求,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晚上应低于25分贝,家属一多就容易发生很多噪声。事实上,家属们大可放心把重症病人交给专业医护人员,要相信他们的职业操守和责任心。心理维度:有的家属看见ICU的抢救措施会产生恐惧心理和负面情绪,会传递给他的亲人,不利于患者治疗。也有可能给自己留下不良心理阴影。

当我们提起ICU时,往往会想到可怕、沉重、或是压抑,但换个角度想,里面配备了顶尖的设备仪器和优质的医护团队,对于患者来说,它反而是非常安全的地方。患者和家属都不要过分的紧张和纠结,也要给予医护人员充分的信任。

九江二套每周一、三、五19:40

邀您准时收看《健康讲堂》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讲堂重症医学科的那些你不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