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冠心病患者常常都听到医生说,需要进行双抗治疗,这一频繁出现的“双抗”治疗究竟是何方神圣?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双抗,是指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即联合使用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血小板药物。
血小板作为人体的“血管修理工”,主要功能是参与生理性止血与促进血液凝固,当出现破损的时候,血小板就会封闭破口,维持血管的完整性。
然而,血小板在某些情况下,会善恶不分,成为动脉硬化和血栓的帮凶,因此抗血小板是冠心病的关键治疗。
常用的双抗搭档主要是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者阿司匹林+替格瑞洛。
1
阿司匹林
环氧合酶抑制剂的代表药物,通过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内环氧化酶-1(COX-1)防止血栓素A2(TXA2)形成,从而阻断血小板的聚集,抑制血栓形成,为首选抗血小板药物。
临床上多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主要不良反应:胃肠道症状;出血;肾功能损害等。
2
氯吡格雷
P2Y12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选择性地与血小板表面的二磷酸腺苷(ADP)受体结合从而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聚集。
氯吡格雷为前体药,需要经过体内代谢后成为活性成分起作用,同时抗血小板疗效因受细胞色素P酶基因CYP2C19多态性影响而个体差异较大。
主要不良反应:胃肠道症状;出血等。
3
替格瑞洛
一种新型的P2Y12受体拮抗剂,与P2Y12受体可逆性结合,无需经肝脏代谢激活即可直接起效。
与氯吡格雷相比,其特点为起效快、抗血小板作用强且可逆。
主要不良反应:出血;呼吸困难;心动过缓;血清肌酐和尿酸水平升高等。
注意事项
?对于接受单纯药物治疗的非血运重建ACS患者,根据危险因素与出血风险评估建议双抗治疗12~36个月。
?对于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若无禁忌症或高出血风险,推荐在阿司匹林基础上的双抗治疗至少12个月,双抗治疗结束之后仍需继续口服至少一种抗血小板药物。
双抗治疗期间如果出现出血症状,如皮下出血、牙龈出血、胃肠道出血、血尿等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医院进行咨询,由医生决定是否继续联合用药以及调整治疗方案。
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关键之一,切勿擅自停药!
医院心血管内科从年05月独立成科,位于老院区8楼,现有床位60张,其中CCU床位5张。设有主任、副主任、护士长。现有医护人员26人,医生10人,护理16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2人。分别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南昌大学、川北医学院、湖北民族学院,并有多人、多次到重庆医院、陆*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心血管内科、介入诊疗、心功能室等。年医院购买德国西门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机)后,我科开始常规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时起搏器安置术、人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先进技术。是我院重点专科、重庆市重点专科建设培育项目单位,重庆市心血管专科联盟成员单位以及中国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建设单位。常年开展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的诊疗工作。
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