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又称“脑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导致患者一旦发病,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可能死亡。如此危险的疾病,我们该如何去治疗和预防呢?本期《健康遵义》栏目“名医访谈”专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石国霰,为大家科普相关知识。
●医师简介
石国霰,主任医师,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中国全科医学会北京分会委员,贵州省医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委,贵州省脑血管病防控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医学会神经康复学组委员,贵州省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委,遵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神经科临床及神经介入工作近30年,在神经系统各类疾病诊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近年来发表专业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主持部、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部、省市级科研项目7项。
在近30年的临床工作中,多次获遵义市“先进工作者”称号、贵州省航天科工集团“五一巾帼标兵”称号,年,被贵州省卫生健康委、遵义市卫计委选为健康科普专家,带领学科曾获航天科工集团“创新型学习班组”、“贵州省巾帼标兵岗”、“遵义市巾帼标兵岗”等殊荣。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脑卒中一旦发病,具有极、危、重等特点,若不及时的处置,会造成永久性的神经损害。
由于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较高的经济负担等特点,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脑卒中又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缺血性卒中又叫脑梗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如瘫痪、麻木、失语、视力障碍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昏迷甚至死亡,出血性卒中则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管破裂,造成血液溢出到血管外,即出现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同样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应症状。
导致脑卒中的原因是什么?
血管自身的疾病,比如说血管畸形、动脉瘤,也可以由血液疾病引起,或者由外伤引起等等。
缺血性卒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饮食、肥胖、心理因素等等。
出血性卒中常常是由高血压或者运动以及自身的基础疾病,比如说血管畸形、动脉瘤、外伤等等。
怎样知道是否得了脑卒中?
突然出现以下症状,就应该考虑脑卒中的可能。
1、一侧肢体无力麻木。
2、一侧口角歪斜和面部麻木。
3、说话不清楚或者理解语言困难。
4、双眼向一侧凝视。
5、一侧或者双眼视力丧失或者视物模糊。
6、眩晕伴有呕吐。
7、尽管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最后意识障碍,伴有抽搐,都要高度怀疑脑卒中的可能。
以上这些症状,轻的往往会被患者和家属忽略,认为是暂时的,结果延误诊疗,造成严重的、永久性的神经功能损害。
如果出现以上的症状,立即拨打,前往具有医院进行就诊,对急性脑梗死可以通过在时间窗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或者机械取栓治疗,约有70%左右的病人可以及时得到血供的改善,进而达到临床的治愈。因此早期迅速识别脑卒中是很重要的。
治脑卒中的*金救治时间是多少?
急性脑梗死有一个治疗的时间窗,最早是定在4个半小时,这是针对一个叫阿替普酶(Alteplase)的药物,时间窗超过4个半小时以后,就不可以用这个药物,尿急酶可以延长到6个小时。现在一些研究发现,机械取栓的话,可以最长可以延长到24小时之内。
生活中如何预防脑卒中?
1、控制高血压。高血压的控制方案,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干预和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减少钠盐的摄入,食盐摄入量要尽量控制在每天5克以下,戒烟限酒,合理的膳食,适当的运动,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2、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五驾马车”包括血糖的自我监测、正确的药物使用、饮食运动和血糖的管理。
管理血脂。血脂异常明显受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无论是否进行药物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改善生活方式。
3、积极的防治心脏疾病,心脏疾病明确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包括冠心病、房颤、心力衰竭,均可以增加发病的风险以及死亡的风险,应该在心内科的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防治。
4、戒烟。及早的戒烟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坚持戒烟时间越长,降低的幅度越大。
5、限酒。男性同志饮酒每天不超过50毫升,相当于酒精量不超过30克,女同志减半。
6、合理膳食。建议主食定量,以谷类食物为主,粗细搭配,以膳食纤维为主的高膳食纤维,低盐、低糖、低脂肪,摄入多样化的食物。
7、维持正常的体重。超重或者肥胖都是增加卒中发病风险的一个方面,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控制体重、腰围,男同志控制在90厘米以下,女同志在85厘米以下,适当的增加体力活动,体力活动不足是仅次于高血压的第二位卒中危险因素,建议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比如说快走、骑车、打太极等等,中等强度的体力运动,最大心率有一个计算公式,用减去年龄的50-70%,运动时应使心率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每周总的运动时间不小于分钟,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温馨提示,当空腹血糖大于16.7mmo1/L,反复的低血糖发作,或者血糖波动不稳定,有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的时候,应该减少甚至少运动。
8、疏解精神压力。应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疏解精神压力,必要的时候找心理科医生就诊,以降低发病的风险。
总之,降低卒中发病的风险,需要从源头上认识并管理好卒中危险因素,及时的体检,及早的发现,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和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是关键。
为什么脑卒中出现低龄化?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热量摄入增加,肥胖、运动减少以及熬夜等等因素有关,也有一部分的青年有卒中和心脏疾病基础,比如说卵原孔未闭,有一定的相关性,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如说大动脉炎和一些少见的其他因素。
有过脑卒中病史的患者,该如何预防再次发病?
已经患过脑卒中的患者,按照指南要求是要规范的遵医嘱用药进行二级预防,比如说阿司匹林,要求长期服用;他汀稳定血管内膜,也要求长期服用。再有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规范的、健康的生活干预是很重要的。
记者:邓长虹王琦
编辑:康茜
美编:袁泉
责编:叶雯
编审:赖良荣
RECOMMEND直播遵义-直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