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痴呆症是老年人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有超过万人罹患痴呆症,而预计到年,患者数量将超过1.5亿。痴呆症主要有阿尔茨海默病(AD)、脑血管性痴呆以及两者并存的混合性痴呆等。与AD相比,脑血管性痴呆更有可能通过危险因素的管理实现有效预防。
房颤是痴呆症(血管性痴呆)已知的高危独立因素,可通过脑栓塞(心房血栓脱落导致)或缺血性卒中并发症引起痴呆症。但由于房颤通常具有阵发性和无症状的特点,因此如何通过更加有效的心功能相关标志物,尽早预防甚至是治疗痴呆症,目前仍面临重要挑战。
近日,由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ofMinnesota)团队领衔的一项探索性研究的成果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重磅发表。研究证实,反映左心房功能的多项超声心动图指标与痴呆症的发病风险显著相关!与此同时,左心房大小的变化与痴呆症的发病风险并无显著关联。
论文强调,当前研究“首次证实基于超声心动图的左心房功能检测结果与痴呆症的发病风险独立相关”,研究结果为我们识别痴呆症的风险因素提供了新的有力途径,并且为痴呆症的预防以及治疗提供潜在可能!
截图来源:JAMA
当前研究人员以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ARIC)研究为基础,评估了心房心肌病(涵盖心房结构/大小、功能、电生理紊乱等一些列心房相关病变)与痴呆症或认知功能下降之间的发病关联。
分析共纳入了例受试者(黑人占22%;白人占78%),并将这些受试者~年随访时的结果作为基线数据。此时,受试者平均年龄为75岁,女性受试者占60%。
中位随访6年后(截至年12月31日),有例受试者被确诊为痴呆症。分析数据显示,年龄较高、种族为黑人(相对白人)、APOEε4等位基因≥1、教育程度较低、伴有心血管疾病或相关危险因素、心房或心室不良重构的受试者出现痴呆症的比例更高。
研究人员进一步对随访期间痴呆症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这其中纳入的检测指标包括:
左心房功能:如舒张期应变、通道期应变、收缩期应变、左房排空分数、左房被动排空分数、左房主动排空分数
左心房结构: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与最小容积指数
分析数据显示:
根据不同检测指标,最小五分位人群(即水平最低的20%人群)的痴呆症发病率分别为4.80/人-年(舒张期应变)、3.94/人-年(通道期应变)、3.29/人-年(收缩期应变)、4.20/人-年(左房排空分数)、3.67/人-年(左房被动排空分数)和3.27/人-年(左房主动排空分数);
在调整多种变量后,左心房功能指标包括舒张期应变、通道期应变、收缩期应变、左房排空分数以及左房主动排空分数,其最小五分位人群(即水平最低的20%人群)对比最大五分位人群,均显示出与痴呆症的发病显著相关,风险比(HR)分别为1.98(95%CI,1.42-2.75)、1.50(95%CI,1.09-2.06)、1.57(95%CI,1.16-2.14)、1.87(95%CI,1.31-2.65)和1.43(95%CI,1.04-1.96);
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与最小容积指数并未显示与痴呆症的发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在排除房颤以及卒中受试者后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依然如此。
▲左心房舒张期应变与痴呆症发病率的关联(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总体而言,当前这项以美国社区为基础的队列探索性分析显示,左心房功能异常与痴呆症的发生风险升高显著相关。以心房功能、大小异常为特征的心房心肌病,有望成为痴呆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鉴于既往研究证据表明,心房心肌病是缺血性卒中(无论是否合并有房颤)的独立风险因素,因此心房心肌病或许有可能是通过缺血性卒中介导了痴呆症的发生。此外,心房心肌病可导致心输出量的变化,从而影响大脑长期供血甚至是造成脑组织受损,这也可能促进了痴呆症的发生。
研究人员强调,当前这项研究的结果增强了我们对心血管疾病与痴呆症发病风险之间关联的进一步理解。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