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阿司匹林的合理应用
TUhjnbcbe - 2022/6/12 18:08:00
北京酒渣鼻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8733705.html

血小板的激活与聚集在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

目前抗血小板药物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血小板环氧化酶(COX)-1抑制剂: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地抑制COX-1从而阻止血栓素A2的合成及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吲哚布芬可逆性地抑制COX-1,对前列腺素抑制率较低,胃肠道反应较小、出血风险较低,可考虑作为出血及胃溃疡风险高等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的替代治疗。

二、P2Y12受体抑制剂:二磷酸腺苷(adenosinediphosphate,ADP)是血小板活化与聚集过程中的重要激动剂,P2Y12受体抑制剂能够阻碍ADP与血小板表面受体结合,有效地减弱ADP的级联反应降低血小板聚集效应。目前国内常用的P2Y12受体抑制剂主要为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为前体药物,经肝脏细胞色素P酶代谢活化后,与P2Y12受体不可逆地结合,减少ADP介导的血小板激活和聚集。负荷剂量需6~8h达到最大抑制效果(mg负荷量于2~6h起效),半衰期为6h。

替格瑞洛是一种能够与P2Y12受体可逆性结合的活性药,与氯吡格雷相比作用更强、起效更快。负荷剂量(mg)可在30min内发挥显著的抗血小板作用,半衰期约7h;疗效不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那么关于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指南推荐,我们看一下:

已患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外周动脉硬化病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要控制在/90mmHg以下建议服用。

我国目前关于阿司匹林应用的专家共识:

一级预防是对没有心血管病的人群预防心血管病发生;二级预防是指对已患有心血管病患者,控制其病情发展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使其更好地康复。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中提到: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90mmHg时才可考虑使用阿司匹林,这点与版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不一样。以下均为《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内容:

下面这张图总结了口服阿司匹林筛查流程图:

简单总结一下:

以下3类人群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进行ASCVD一级预防:

1.年龄70岁或40岁的人群(Ⅲ,B):目前证据尚不足以做出推荐,需个体化评估。

2.高出血风险人群(Ⅲ,C):包括正在使用抗血小板、抗凝、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物等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溃疡或其他部位出血病史,年龄70岁,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病,慢性肾病4-5期,未根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未控制的高血压等。

3.经评估出血风险大于血栓风险的患者(Ⅲ,C)。

临床中,应用阿司匹林进行ASCVD一级预防确实会增加出血事件风险,但并不能因此否认阿司匹林的应用价值;对于无合并症高血压患者,“积极干预可逆性危险因素、动态评估CVD风险”是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的核心要点。当符合ASCVD高危人群条件时,可以考虑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阿司匹林的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