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被称为人体健康的“顶梁柱”,而在脊柱椎骨中,有一个部位体积虽小,活动频率却很高,它就是颈椎。
颈椎上承头颅,下连躯干,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生活中,很多人白天伏案工作,晚上低头刷手机,日积月累,颈椎早已不堪重负。
颈椎对人体的重要性颈椎包括7块颈椎骨及其椎间盘和所属的韧带,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的节段。
颈椎从上至下共有7节,分别是寰椎、枢椎、第三颈椎、第四颈椎、第五颈椎、第六颈椎和第七颈椎。
颈椎椎管中包含着脊髓,椎间孔中有神经根。
颈椎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除了支撑头部,保护神经、血管和脊髓不受伤害外,颈椎还具有运动功能,能够使人体完成多种动作。
可以说,颈椎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颈椎影响着上肢、下肢等重要部位,因此,我们要重视颈椎健康。
引起脊椎病的主要原因01外部因素不合理的寝具会引起韧带、肌肉张力过大而劳损、椎间盘突出、小关节功能紊乱。
02自身因素不正确的姿势,如:坐姿、站姿、卧姿以及长时间以同一姿势的伏案工作或其它劳动;
受到风寒、潮湿的侵袭,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变性;
外伤会使病情恶化,慢性的损伤逐渐引起病症加重。
03遗传因素脊椎病患者中大约有百分之一的患者为遗传性。
04职业因素舞蹈家、长途司机、焊工、办公室人员以及长期低头工作的人。
患上颈椎病后颈椎发生的变化颈椎病是由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改变导致的一组症候群,颈椎病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有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
在患病之初,可能仅仅是肌肉出现问题;随着疾病发展,可逐渐累及韧带和椎间盘。
当患者出现颈椎间盘膨出或椎间盘突出,就会引起颈椎椎节不稳,此时,为了增加颈椎的稳定性,人体会启动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代偿性地增加接触面积——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长骨刺”。
一旦骨刺压迫神经,就会引起脊髓或神经根的症状,进而出现四肢麻木、疼痛、无力等表现。
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多在中老年人以及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人群中发病。近年来,颈椎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很多人白天长时间伏案工作或学习,晚上继续低头刷手机,颈部没有得到充分休息,导致肌肉酸痛不适、颈椎曲度变直,逐渐损伤韧带、小关节或椎间盘,最终引起颈椎病。
颈椎病的类型
颈椎病有很多分型方法,一般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和混合型颈椎病五型。
另外,也有一些分型方法将颈型颈椎病和食管型颈椎病纳入其中,不同类型的颈椎病在表现上也有不同。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包括单侧或双侧上肢出现麻木、无力、疼痛,特别是放射性疼痛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表现包括发作性眩晕、头痛、恶心、耳鸣等。
脊髓型颈椎病主要表现包括双侧上肢麻木、无力、疼痛,双手持物不稳;双侧下肢麻木、疼痛、无力,如步态不稳,走路有踩棉花感,容易摔倒等。
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瘫痪、大小便失禁等情况。
交感型颈椎病主要表现包括头痛、头晕,出汗异常,心慌、心悸,视物不清等。
混合型颈椎病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表现时,即可诊断为混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也称局部型颈椎病,具有头、肩、颈、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影像学上退行性改变不明显。
总的来看,颈型颈椎病更为常见,患者的表现以颈肩部酸痛为主;第二常见的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严重的是脊髓型颈椎病。
远离颈椎病的方法
生活中,颈椎病患者应注意改变不良习惯,做好防寒保暖,保持正确的姿势,减少长时间低头,可以有意识地多仰头,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来锻炼颈后肌肉,如做小燕飞、游蛙泳等。
此外,颈椎病患者在乘坐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时,要注意保持清醒,避免睡觉。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保持正确的姿势,减少低头的时间,使颈椎得到休息。平时还要注意锻炼颈背部肌肉,防止受凉、受潮。
好消息!上海感恩护理院医保开通啦!
收治对象
1、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脑外伤后、严重颅内感染后等)康复期患者;
2、老年痴呆症患者(早期、中期、晚期);
3、长期卧床的截瘫患者、脑瘫患者和植物人;
4、手术后病情稳定,但仍需住院护理的老年病人;
5、各种常见老年慢性疾病及并发症患者;
6、恶性肿瘤晚期等临终关怀患者。
-
--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