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JACC发表一项研究通过三维心脏超声检测提示,房颤的治疗应侧重于恢复窦律,以促进心房解剖及功能的逆重构,并能改善功能性二尖瓣或三尖瓣反流。
研究连续入选例房颤住院患者,在6个月时和12个月时接受三维心脏超声检查。
在随访期间,47例患者通过心脏复律和/或消融恢复窦性心律的患者,双心房和右心室的容积指数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增加,心功能也改善。
相比之下,39例未恢复窦性心律的患者的心腔扩大,心功能无改善。
另外,31例自发恢复窦性心律的患者的容积指数和心功能没有改善。但与基线相比,主动恢复窦性心律的患者二尖瓣反流或三尖瓣反流有所改善,并且三尖瓣反流随着自发转化为复窦性心律而改善。
进一步分析显示,在12个月的随访中,只有当积极恢复窦性心律时,才会发生心房和右心室的逆向重构。
同期述评指出,该研究就房颤介入治疗的优点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心脏解剖和功能视角,支持了房颤节律控制可能有益于心功能的观点,尽管存在诸多的局限性。
根据中国心房颤动医疗质量控制报告,我国14家国家/医院年共行房颤射频消融术例,房颤导管消融并发症(穿刺相关并发症、心脏压塞、术中/术后脑卒中、心房食道瘘等)发生比例为2.6%,心脏压塞发生率0.4%。
来源:
[1]RestoringSinusRhythmReversesCardiacRemodelingandReducesValvularRegurgitationinPatientsWithAtrialFibrillation.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79(10):-.
[2]ThomasH.Marwick,etal.EffectsofAtrialFibrillationandSinusRhythmonCardiacRemodelingandValvularRegurgitation.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79(10):-.
[3]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房颤专家工作组.年中国房颤医疗质量控制报告.中国循环杂志,,35:-.DOI:10./j.issn.-..0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F:FE8, F1:9D73F1E4, F2:4CA6DE6B, F3:54ED, T:, y:FED5DFAF }"h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