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看这样一个病例:70岁女性非瓣膜病房颤患者,高血压及糖尿病史10年,无脑卒中相关病史及血管疾病史。
答案见文末
房颤导致的脑卒中及体循环栓塞事件,常可危及生命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规范()》中提出,在确定患者是否适于抗凝治疗前应评估其获益与风险,只有预防栓塞事件的获益明显超过出血的风险时方可启动抗凝治疗。
那么面对这个高龄、复杂病史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如何预测其脑卒中风险进而决定是否启动抗凝治疗呢?其实很简单,一张表就可搞定。
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两种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的预测模型,其中CHA2DS2-VASc评分在低危患者中更加细化分层,在高危患者中也具有评估价值,目前多被推荐采用(表1)。
表1 CHA2DS2-VASC评分系统
根据分值制定抗凝策略(图1)。
图1CHA2DS2-VASC评分结果与抗凝策略
回到开篇提到的病例,该患者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根据CHA2DS2-VASC评分系统,可知年龄65~74岁(1分)、女性(1分)、高血压(1分)、糖尿病(1分),累计4分。抗凝策略中女性评分≥3分,推荐抗凝治疗。故正确答案为A。
这题你答对了吗?边练边学是不是对知识点记忆更牢固、清晰?这还只是小试牛刀,为了帮助大家快速掌握/巩固临床更多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丁香园x基层医生」特别举办了心血管疾病专题学霸答题活动,边玩边练边学,还等什么,快喊上你的小伙伴一起来玩吧~
???扫面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