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一条短视频,孙女站在奶奶面前,但是患有老年痴呆的奶奶却认不出。
当孙女问奶奶:“认不认识**的时候”。奶奶回答到:“我孙女就叫这个名字”。当孙女告诉奶奶:“我就是**”。奶奶却一脸诧异,不敢相信。
这个视频感动了很多人,更是让很多网友表示:“虽然你站在我面前,而我却不认识你,但你的名字仍然刻在我仅有的记忆里。”
老年痴呆在医学上被称为“阿尔兹海默症”。这种疾病多半发生在中老年阶段,并且具有遗传倾向。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偷走了老年人的记忆呢?
老年痴呆的病因是什么?
1、脑变性疾病
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有许多种,最为多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在老年前期发病的又叫“早老性痴呆”。发病缓慢,为逐渐进展的进行性痴呆。皮克病、廷顿舞蹈病性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帕金森病性痴呆等。
2、脑血管病
最常见的有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是由于一系列多次的轻微脑缺血发作,造成脑实质性梗死所引起。还有皮质下血管性痴呆、急性发作性脑血管性痴呆,可以在一系列脑出血、脑栓塞引起的脑卒中之后迅速发展成痴呆。
3、遗传因素
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明老年痴呆患者的后代有更多机会患上此病。但是,其遗传方式目前仍不清楚有人认为是显性基因遗传;有人则认为是隐性基因遗传;也有人认为是多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且遗传作用可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子的突变所制约。
4、药物及其他物质中*
酗酒、慢性洒精中*者引起的老年痴呆并不少见,中是还没有被人们所认识。长期接触铝、汞、金、银、砷及铅等,防护不善,引起慢性中*后可以导致痴呆。一氧化碳中*也是常见的导致急性痴呆的原因之一。
那么,到底是什么“偷走”了老人的记忆?
根据《柳叶刀》杂志年12月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约有万人患有老年痴呆症,位居全球第一。
更有研究规范,我国老年痴呆患者人数将在年突破4,万大关,临床上我国大约有67%的老年痴呆患者,确诊时病情已经恶化到中重度,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研究发现,患了阿尔兹海默症的患者会出现典型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脑内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和神经原纤维缠结。
大脑中会有一种潜在*性蛋白——β-淀粉样蛋白,这种蛋白在人体积累过多时,会形成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会*害细胞、破坏神经传递,增加阿尔兹海默症患病风险。
在人体的大脑中还存在Tau蛋白,即磷酸基蛋白。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脑内的Tau蛋白,由于过度磷酸化,每一个Tau蛋白分子中会含有5-9个磷酸基,丧失正常的生物功能,导致了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消灭脑细胞,患者逐渐失去记忆、思维和推理能力。
除了高龄人群外,“三高”、吸烟和酗酒、睡眠障碍、缺乏体力运动、教育文化水平低、社交能力较差、有情绪障碍,以及听力丧失等人群,都属于老年痴呆的高危人群。
老年痴呆有哪些标志呢?
老年痴呆发病率越来越高,所以,提前预防很关键,老年痴呆病肺悄无声息,或许可以提前10年预测是否患有老年痴呆。
年7月,《柳叶刀·健康长寿》发表了一篇关于老年痴呆症发病风险的研究,发现:如果在中年时期(<65岁),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较高,10年后患痴呆症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研究人员分析了英国超过万名40岁以上的成年人数据,并为他们测量了血液胆固醇,随访时间长达23年。
结果发现,65岁以下有测量胆固醇的人群中,与LDL-C水平低于mg/dl的人群相比,LDL-C水平高于mg/dl的人群,在10多年患痴呆症的风险会增加60%。
研究还发现,与老年(≥65岁)血脂水平高相比,中年(<65岁)血脂水平越高,痴呆症的患病风险就越大。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年修订版)》中的建议,中国人群LDC-C的理想水平是<mg/dl,合适水平是<mg/dl,超过mg/dl(4.1mmol/L)则属于升高了。
世界卫生组织在《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中有明确地列出了老年痴呆的10大征兆:
记忆力减退:例如很快会忘掉最近发生的事情;
难以执行熟悉的任务:例如不知道怎么穿衣服;
出现语言障碍:说话词不达意;
对时间、空间迷失方向: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期、经常迷路;
判断力下降或受损:做出反常行为;
抽象思维和计算能力损害:例如算不出1+1=2,看不懂账单等;
经常把物品放错位置:如将熨斗放进冰箱里;
情绪和行为的变化:情绪波动大,例如本来很平静,突然流泪;
图像和空间关系发生错乱:空间意识下降,例如倒饮料的时候常常溢出;
失去主动性:变得被动、冷漠。
老年痴呆发病率越来越高,提前预防很关键,如果出现以上这10种异常表现,医院咨询专业医生,并且通过相关手段进行干预,能够延缓病情发展,也能预防失去自理能力。
轻度认知障碍时是治疗肝郁老年痴呆的*金期,一定要多观察早期症状并尽早就医,年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预防、干预和护理痴呆症的研究报告,指出通过一些早期干预措施,可以预防或延迟多达40%的痴呆症。
医生:做好7件事,降低40%痴呆风险
㈠饮食有原则
在膳食上还要强调做到“三定、三高、三低和两戒”。“三定”即定时、定量、定质;“三高”即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三低”即低脂肪、低热量、低盐;“两戒”即戒烟、戒酒。
老年朋友对牛奶鸡蛋,鱼肉,动物肝脏等优质蛋白质食品,存在一定恐惧心理,认为吃这类食物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但长时间不摄入这类食物也会导致大脑神经受到一定影响,老年人特别要多吃鱼,经常吃鱼肉,更有助降低痴呆症风险,还要保证充足种微量元素,增强大脑功能。
研究表明,经常饮用高浓度可可饮料的老年人,在认知功能测试中的表现有很大改进,因为巧克力含类*酮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在人体处于老年阶段时清除体内的有害分子和保护健康正常的分子。
㈡勤动脑
人体各器官都遵循著“用进废退”的规律,大脑就像刀剑,不用会生锈,越用越锋利。有研究表明,神经元在不断刺激的条件下才能保持其形态和功能的完整性。
要保护大脑的功能,得肯用脑、勤思考。用脑越多,大脑内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越多,脑啡肽和脑内核糖核酸物质就产生得越多,进而提高脑的功能,保持思维敏锐。
退休后应该安排一定时间看书学习写文章,让头脑得到活动机会,保持大脑的灵活性。老年人应积极培养学习兴趣,参加脑力劳动,防病抗衰老,预防老年性痴呆症。
㈢保持心情愉快
长寿的人一般都很乐观,心态好,得病少,因为笑本身就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有愉快的心情自然百病不侵。
抑郁多虑,精神不振,是老年痴呆的前期症状,长期下去会加剧病情。振作精神,情绪乐观,则可延缓病情的进展。
医学上本身也说,身心抑郁的人的确容易引发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因为他精神出现障碍,活在自己的世界。只有与世无争,身心豁达,开心乐观,才能健康永在。
㈣适当运动
全身性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气功、太极拳等,可以使血氧饱和度增加,脑部的血流随之增加,把更多的氧气和营养输送给大脑,促进脑细胞新陈代谢,有利于使人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梳头、按摩、推拿等,可使头部穴位得到按摩、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松弛头部神经的紧张状态,有利于调节头部神经功能、改善脑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延缓大脑衰老。
㈤生活起居有规律
专家告诉我们,要想预防老年性痴呆,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保持好血管以及大脑的正常功能。
应早睡早起,定时进食,定时排便,保持大便的通畅,对于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睡眠时,大脑进入抑制状态,可使消耗的能量得到补充,有消除疲乏、恢复精力、增强免疫力、康复机体等作用。高质量睡眠更有助延缓衰老,保护脑部功能。
㈥睡前勤揉脚
根据祖国医学理论,脚部是人体器官的反射区。经常按揉脚部脑部反射区,可以刺激小脑脑干,保持活性,预防老年痴呆。方法很简单,在大脚趾根部的小脑脑干反射区,从脚趾缝往外,顺着推,每天下即可。
睡觉前坚持用热水泡泡脚,更有助于刺激脚底穴位,加快血液流动对于改善睡眠质量有帮助,老年人泡脚时间不宜太长,控制在20分钟左右即可。
㈦改变居住环境
想要预防老年痴呆,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居住环境,比如有些老人习惯自己住在房子中,往往缺少亲人的关心和关怀也会导致大脑活性降低,甚至会增加痴呆症风险。
想要预防老年痴呆,一定要改变自己居住环境,虽然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会比较乱,但是能够得到子女的关怀,当然如果喜欢独居,那么作为子女也要经常回家看望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