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卒中康复要有一个严谨规范的正宗理念
脑卒中康复是一个综合性的康复,家庭作为脑卒中康复的主要的场所,对我们今后的预后和转归有着直接的影响。回归到家庭进行训练,一定要科学规范的训练。在练习前,一定要清楚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原因是什么,训练动机是什么,训练动机是什么,有了这样一正确的康复理念,才可能把动作练好。
如果一开始的理念就是错误的,即使我们练得再辛苦,再时间长,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甚至还可能会越练越差。废用和误用,就是非常常见的错误理念。
2、卒中康复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不是单一的
偏瘫康复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的原因都不是单一的,我们需要用整体康复的概念去看待。就拿脑卒中患者来说,如果我们想要脚踝控制,就必须首先要有完善的核心控制能力,然后是髋关节的控制功能,接下来需要一个稳定的膝盖控制能力,然后再来考虑脚踝的基础功能控制的恢复。我们整个人体控制肌肉运动是非常复杂的,如果平时只是依靠碎片化式的学习,单纯的某一动作,对卒中的康复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戒躁戒躁,系统锻炼,逐渐改善。
3、卒中康复训练恢复的是大脑,不是四肢
脑卒中以后,其实是大脑有些区域受损了,受损了以后,大脑的连接会出现了问题。无论是感觉问题,肢体问题,还是平衡问题,都与我们的大脑受损区域有关。当大脑的某一区域出现问题以后,就会让临界的区域来帮忙,这就是大脑的可塑性。脑卒中的康复训练中的运动再学习理论就是运用不断地重复性学习,使大脑和肢体之间新的连接途径。所以,脑卒中重点恢复的是大脑,而不是四肢。
4、大脑终身具有可塑性,千万不要放弃
很多人认为,在成年时,我们大脑的可塑性就没有了,但最新的研究显示,大脑的可塑性在一生中都是具备的,即使80岁以上的老人的大脑,也同样具备可塑性。人的大脑功能很强大,只要自己不放弃,一切都会变得好起来。虽然年轻的要比年长的恢复要快,但大脑的可塑性给了我们所有人卒中康复的可能性。如果不具备大脑的可塑性,我们练习任何动作都是非常困难的。再者,脑卒中之后的功能障碍,是一种病理状态,一切都需要重头进行学习才可以,没法加速,只能按部就班地学习,所以学习的进展会更慢一些,但绝不会停滞不前。
5、不康复和认真康复,效果肯定不一样
大脑受损的部位,如果不及时地通过康复锻炼建立新的连接,原有损伤的区域就会退化,甚至还会影响到受损周围的区域。如果卒中患者长期卧床不动,不去康复锻炼,血液速度就会减慢,肌肉就会萎缩,产生更多的后遗症和并发症,甚至还会直接死亡。康复确实艰辛,身体会感觉非常累,但我们也应该积极地进行康复锻炼,不锻炼,只会让情况越来越糟糕。再者,也要认真地康复,不系统科学的训练,就会影响整体功能的恢复,甚至还有可能会失去了本来还存在的某一肢体康复的机会。
6、解决卒中康复,不能单纯看问题表象
我们的大脑很神秘,同时也具有终身可塑性。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运动再学习理论,就是不断地重复性学习,使大脑和肢体建立新的连接途径。对于中风患者而言,如何建立新的连接呢,才能增强大脑的学习能力呢?这就需要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中练习不同的工作。
比如,我们去喝一杯水、去切一个苹果、或者去喝一杯茶、去泡个茶,再或者是刷个牙、洗个脸,这些动作在我们的大脑里所建立的连接是不一样的。对于卒中患者而言,一定要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进行丰富训练的训练动作,不是简简单单的某一关节活动度或肌力的训练。
卒中发生以后,很多患者朋友会出现手脚无力,或者手指的精细化不好等问题,大家看到这些问题以后,很自然地会想到我去购买一健身器材,比如弹力带来锻炼肌力吧,看到表象解决问题的途径没有错,但必须从根源上着手,去建立大脑的连接,以此增强大脑精准的区辨力。
7、卒中康复,一定要在丰富的环境中进行
很多卒中的朋友,在医院的训练室,手可以正常打开,可以做一些关节活动度的练习,但是一进入到其他环境中,手指的张力就突然增高,手无法正常打开,所以,一定要在不同的环境中用丰富的动作去建立复杂的新的链接,再次强调,练习的是大脑,而不是手。
我们的大脑是很聪明的,我看到很多的脑卒中患者在家买了一些蹬车,当我们脑卒中患者长期地进行这一蹬车的时候,大脑就会觉得,我就不需要去建立那么复杂的链接了。如果大脑不去建立新的连接,不去接受新的挑战,那么,我们大脑的连接就不会有重组的机会,自然也无从康复了。
增强大脑的学习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偏瘫患者受伤后的大脑重新构建新的地图,让动作和大脑之间建立新的连接,这才是我们的康复之本,而不是靠走路和单纯的力量训练,千万不要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