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朋友联系我说:“家里老人有高血压多年,今天早晨如厕很久没有出来,竟然晕倒在了厕所了,多亏送医及时,总算保住了命,医生诊断结果是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经过了解具体情况,原来老人家便秘多年,早晨可能用力过猛,导致了脑出血的情况。
脑卒中又叫脑中风,一直是危害中国人的一大杀手,尤其是中老年人是最大的受害者。据统计,每年大概有近万人死于脑卒中,全国大概每20秒左右就有一人因脑卒中而死亡。脑卒中危害之大,主要是很多人平时不注意,尤其是高血压患者仍然没有提高警惕。
我们都知道高血压是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脑卒中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的人。所以今天在这里大概总结一下高血压患者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脑卒中,以提醒更多的高血压患者,减少悲剧的发生。
1、过度劳累
当人过度劳累时比较容易引发脑卒中。脑卒中的发生本身就与血液黏稠度高,血脂增高密切相关。而当过度劳累时,尤其是大量出汗时,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另外过度劳累也容易导致血压的升高,血压不稳定等情况。所以应当避免过度劳累,多注意休息。
2、情绪激动
可能大家经常看到这样的电视镜头:“一桌人在打麻将,老爷子一上午没有开胡了,忽然来个杠上花,情绪非常激动,随着一声大笑,忽然看到老爷子表情痛苦,忽然倒地了。”这很可能是脑脑出血了。所以,情绪激动,很容易诱发血压瞬间飙升,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更应该注意保持心态平和。
3、长期饮酒
高血压患者不宜饮酒,尤其是长期饮酒,甚至酗酒的行为。多个研究表明,哪怕是每天少量饮酒,也会对心脑血管造成慢性的损伤,而往往因为症状不明显,而被大多数人忽略了。另外长期饮酒还会引起血脂的异常,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增加脑出血风险。有研究表明:长期饮酒的人群比不喝酒人群脑卒中的发生提前5-6年。所以“每天一杯酒,能活九十九”的想法不可取。
4、降压药吃吃停停
降压药需要长期坚持使用,说句实话,没有人愿意终生服药。我也碰到很多的患者,感觉这两天血压上来了,吃几天药,感觉比较平稳了,就自作主张把药停了。过几天难受了,又开始用药。
对于高血压患者,讲究的是平稳降压,不要让血压忽高忽低。血压波动越厉害,对于血管的损害越大,因为当血压升高时,血管压力大,弹性差,容易受损。如果反复的血压忽高忽低,血管受损的地方容易出现气球样的膨出,如果破裂就会诱发脑出血,如果引起粥样斑块脱落会诱发脑梗塞。
5、忽略血脂情况
这里一定要提醒大家:高血压患者,除了控制血压外,一定要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