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专题微课中考物理必考25个实验讲学练
TUhjnbcbe - 2020/6/6 17:48:00

温馨提示:电子版下载方式在文末!

初中物理学苑微课堂

初中物理学苑本着服务至上的原则,特推出在线微课堂,分中考“专题微课”和“同步微课”,由讷河市优秀物理教师分期录制,在这里我们要感谢这些老师的辛苦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

环节一

专题微课

录课教师:

张冬冬:黑龙江省讷河市第五中学物理教师

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环节二

专题训练

练习1:(?苏州)“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______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______时针方向转动;(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_____;(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_____;(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____。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

练习2:(?怀化)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1)实验时,将光屏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光屏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说明反射光线、人射光线与法线在。

(2)从甲图可以看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射分居在两侧。

(3)从表格记录的数据分析时得:(答出一个结论即可)。

练习3:(?常德)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小波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分E、F两个面)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沿纸板E上的AO射向镜面,则在纸板F上得到沿OB的反射光线,测得AO、OB与法线的夹角均为40°,于是小波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小波得出结论的过程(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练习4:(?乌鲁木齐)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转动。

(1)如图甲,当硬纸板在同一平面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方向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当入射光EO向ON靠近的过程中,发现反射光OF(选填“靠近”或“远离”)ON.为了精确探究反射规律,除了图中的器材,还需要刻度尺、和。

(2)如图乙,保持左侧纸板和入射光的位置不变,将右侧纸板绕ON转动,此时在右侧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可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结论。

练习5:(l杭州)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金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当入射角为40°时,反射角为。

(2)小金将纸板F绕垂直于镜面ON向后转动,在纸板F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

请分析原因:。

(3)若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练习6:(l淄博)小明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E和F连接起来的,可绕ON折转。

(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ENF与平面镜_____放置,图中的入射角是_____度。(2)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平面镜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小明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合理_____,说明理由:_____。(3)若让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沿_____方向射出。

练习7:(l福建)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

60°

50°

40°

30°

20°

反射角

60°

50°

40°

60°

20°

(1)实验时,将光屏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的夹角当成反射角。

参考答案:

练习1:

(1)垂直;顺;(2)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C。

(1)白色纸板ABCD应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这样反射光线才可以在硬纸板上呈现;如图甲,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则反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即反射光线将会顺时针转动;(2)因为一次实验具有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应改变入射角的度数进行多次实验。(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而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所在的平面也垂直于平面镜,所以可知反射光束在纸板前方,故应选C。

练习2:

(1)竖直(垂直);同一平面内;(2)法线;(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中需要将光屏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将光屏右半部分折转一定角度后,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由图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射分居在法线两侧。

(3)从表格记录的数据分析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练习3:

(1)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2)在;不能。

(1)据题意可知,此实验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由于实验次数少,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所以不合理;

(2)纸板与镜面垂直时,法线在纸板上,法线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则法线不在纸板上,入射光线沿纸板照射后,反射光线也不在纸板上,则我们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虽然看不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仍然在同一平面内。

练习4:

(1)靠近;笔;量角器;(2)在同一平面内。

(1)根据入射角的变化和反射角的变化而得出结论;为了精确探究反射规律,除了图中的器材,还需量出角度,记录数据,要刻度尺、笔和量角器;

(2)硬纸板可以显示光路,将右侧纸板绕ON转动,反射光线将会消失,所以证明了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解:(1)光反射时,反射角大小等于入射角,若将EO向ON靠近,则OF靠近ON;为了精确探究反射规律,需要测量角度,记录数据,列出表格,故除了图中的器材,还需要刻度尺、笔和量角器;

(2)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将右侧纸板绕ON转动,此时在右侧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可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的结论。

练习5:

(1)40°;(2)不能;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

(1)如图: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都为40°。

(2)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则她将纸板B向后折不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3)一条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那么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即入射角为90°﹣30°=60°;

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6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60°=°。

练习6:

(1)垂直;40(2)不合理;没有前后移动纸板BNF;(3)OA

(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ENF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图中,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50°,则入射角是40°;(2)小明得出结论的过程不合理,理由是:要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BNF前后折一下,观察纸板上是否有反射光线的径迹;(3)根据光路的可逆性,若让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

练习7:

(1)垂直;同一平面内;(2)4;平面镜。

(1)实验时,将光屏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4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反射角。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百度网盘下载,提取码:c36r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题微课中考物理必考25个实验讲学练